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認識基金會
    • 介紹繪本比賽
  • 最新消息
    • 全部消息
    • 活動訊息
    • 重要公告
    • 媒體報導
    • 繪本專欄
  • 繪本比賽
    • 徵選辦法
    • 我要報名
  • 歷屆得獎
  • 出版繪本
    • 推薦閱讀
    • 分類總覽
  • 支持參與
    • 捐款支持
    • 成為志工
    • 申請校園宣導
    • 收聽Podcast
    • 購買繪本
  • 相關洽詢
    • 常見問答
    • 聯絡我們
    • 企業合作
「用愛彌補」兒童文學獎
報名
「用愛彌補」兒童文學獎
  • 關於我們
  • 最新消息
  • 繪本比賽
  • 歷屆得獎
  • 出版繪本
  • 支持參與
  • 相關洽詢
我要報名
    • 認識基金會
    • 介紹繪本比賽
    • 全部消息
    • 活動訊息
    • 重要公告
    • 媒體報導
    • 繪本專欄
    • 徵選辦法
    • 我要報名
    • 第21~30屆
    • 第11~20屆
    • 第1~10屆
    • 推薦閱讀
    • 分類總覽
    • 捐款支持
    • 成為志工
    • 申請校園宣導
    • 收聽Podcast
    • 購買繪本
    • 常見問答
    • 聯絡我們
    • 企業合作
首頁最新消息最新消息內容
繪本專欄

【專家分享-林彥佑】如何運用繪本與孩子共學?

分享 分享 分享
文章簡介|如何透過繪本引導孩子學習生命價值觀與情緒管理?以羅慧夫顱顏基金會「用愛彌補」兒童文學獎為例,分享閱讀策略與教育現場的應用。從繪本閱讀到親子共讀、比賽參與,幫助師長和家長透過故事啟發孩子的愛、勇氣與包容力,是引導孩子認識生命的寶貴指南!

林彥佑老師

我目前服務於國小,也兼任國語文輔導員,因此對於閱讀、寫作、語文創作等,有高度的興趣,也很喜歡看小朋友的作品。自己有幸到許多縣市學校、許多國家分享與交流,也出版幾本語文書籍,因此,我以自己的經驗,來分享如何運用繪本於教學。

 

關於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所辦理的「用愛彌補」兒童文學獎,我一點都不陌生,因為這是一個以愛為出發,擴及到人性關懷的組織及徵獎訊息,且其所帶來的效益,幾乎在所有的中小學發酵,由此可見,這個活動是受到許多人的支持與共鳴的。

 

我們常說,教育是一個「以人為本」的希望工程,無論社會多麼進步、經濟多麼發達,我們始終脫離不了人性的關懷,因為唯有人,才能創造出用生命感動生命,用生命影響生命的循環。我很開心,也很榮幸有此機會,在基金會的理念與宗旨下,透過繪本的研讀,看到各種主題的愛,來影響與感動教育夥伴與家長們。

 



對於孩子,我們怎麼去談感動生命、影響生命呢?

 

或許我們可以從孩子最熟悉也最喜愛的文本開始,其中——「繪本」就是他們認識生命與世界的敲門磚。在「用愛彌補-兒童文學獎」的官網中,我們可以看到基金會建置了完整的繪本閱讀系統,尤其是歷屆得獎、出版繪本的選項,更值得師長及有心參賽的小朋友瀏覽閱讀,並從中得到溫暖心靈的養料。

像是以自我認同為主題的《小姐姐》、以校園生活為主題的《黑道班長》、以寓言故事為主題的《長尾貓莉莉》、以家庭情誼為主題的《爸!乾杯》,計約50多本出版繪本、200多本電子書、10款精選品格教案(教學活動設計),以及100多集繪本podcast有聲節目《故事小苗探險隊》,林林總總的主題內容,兼顧了視覺、聽覺,將每一種主題做了細緻的分類,也讓孩子在閱讀的時候,得以很自然而然地學習到「愛、勇氣、友誼、包容、尊重……」等元素,進而內化與感染自己和周圍的人。

我覺得這是一系列且是有系統性的繪本專區,或者說是教材。在教學現場,或是身為家長,當我們發現孩子自信心低落的時候、當我們發現孩子喜歡嘲笑別人的時候、當我們發現孩子無法接納不同性格的人的時候、當我們發現孩子找不到自己的內在時…,這些繪本提供給師長們很好的教學引導,也讓孩子在無依無靠時,不感到徬徨;也在孩子迷失自我時,能有支持的力量。我想,這就是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辦理比賽--「用愛彌補」兒童文學獎、出版繪本、開發繪本教案資源最主要的目的。 

 

 

身為師長,我們可以如何透過繪本,引導孩子學習呢?

 

首先,我們可以先讓孩子們感受一下這本書所帶來的感覺,問問孩子,這本繪本是讓你感到溫暖的嗎?還是讓你感到生氣的?還是讓你感到惶恐不安呢?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試圖去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,了解自己的內在,認識自己的性格,這是現今教育很重視的情緒管理,或是社會情緒學習(SEL)。當孩子能先了解自己,才能接納自己,進而與他人好好互動。

接下來,我們可以讓孩子透過繪本的書名,讓孩子猜猜看,這本繪本可能在說些什麼呢?例如,問問看孩子《最特別的同學》可能會說什麼?《誰要當老大》可能在說些什麼?因為這些創作方向,都是符合孩子的生活經驗,因此孩子一定有許多的故事可以和大人們分享。就算孩子說出來的內容,與內容相差很多,或者說出來的內容偏離了主題,我們也都不要過度干涉孩子的想法,畢竟,這也是一種訓練思考、激發口語表達力的能力。當然,若能引導孩子進入到繪本的主題內容,更為妥適。

接著,我們還不急著進入這些繪本世界,大人可以看「序」、「導讀」、「評審講評」,孩子可以看「得獎感言」,從中,都可以慢慢引導我們了解這本繪本在談些什麼。例如,當我讀到《你一半我一半》時,我以為可能在提數學問題;但看了導讀與評審講評之後,也看了孩子的得獎感言,我才發現,這是一本極有想像力的故事,來自於作者對環境的思考。尤其,倘若師長想與孩子一起參與兒童文學獎的比賽,不妨從評審講評中,看看評審的觀點。

在對於這本繪本有了初步的認識之後,我們就可以進入繪本世界囉!

在閱讀的時候,除了閱讀文字,我更希望師長可以陪著孩子「閱讀圖像」,閱讀看看,作者是怎麼把內心的想法彩繪出來的?他是運用什麼觀點來詮釋文句的意象?他採用了哪些媒材?他的畫風是怎樣的?如果是你,你會怎麼畫呢?透過這些問題,可以讓孩子對圖像更瞭解,也展開更豐富的想像力。師長不用給孩子太多文學或藝術的知識灌輸,簡簡單單的感受,就是最好的親子共讀了。

 





俟孩子讀完這本書之後,師長不妨透過引導與互動的方式,問問看孩子,讀完這本書之後的感受是什麼?你喜歡這本繪本嗎?你有沒有相同的經驗呢?你也會這樣創作嗎?你的結局也會這樣鋪陳嗎?更重要的是,讓孩子知道,這本書最最最重要的核心——它想傳達給我們什麼價值觀?我們如何在生活中,體現這些價值、思考、行動、態度?

 

這種初步進入繪本世界的模式,應該是師長最容易上手也最為輕鬆的策略;無論您是否也有自己一套繪閱讀的引導策略,只要孩子願意投入,與您共學,都是最好的方式!

這幾年來,我們常感嘆,因為教育制度與社會環境越來越開放,所以造成倫理價值,與二十年前的教育思維,有了極大的轉變;間接影響到的,便是孩子的學習;無論是課程的學習、行為的學習、人際互動的學習,都深受影響。幼兒階段以及國小階段,更是影響孩子人格陶冶最為關鍵的時候,這個年齡的孩子,就像海綿一樣,給孩子哪些態度、言語、行為,他們就依樣畫葫蘆地模仿、學習。因此,如果師長可以透過繪本的內容,建立孩子正向的價值觀,也一定會耳濡目染,影響孩子成長的。

 



 


推薦閱讀|【桌遊專家-許永清】如何透過遊戲和孩子建立安全感?

 

返回上一頁
更多消息
  • 容貌焦慮專欄|了解容貌焦慮意思、與孩子一同迎接「心」氣象!
    繪本專欄
    2024-10-28
  • 品格教育不只讀書!6方式完善品德教育,培育孩子受用一生的涵養
    繪本專欄
    2025-05-08
全部 活動訊息 重要公告 媒體報導 繪本專欄
地址:
105 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四段54號7樓708室
電話:
02-27190408 #228
傳真:
02-27128002
E-mail:
act@nncf.org
網站聲明
Copyright (c) 2023 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
Power by A-cart電子商務
會員專區 聯絡我們 全文檢索 TOP